一、湖西校区第三教学楼升级改造
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及条件改善——多媒体设备采购项目自5月1日至5月18日在湖西校区第三教学楼完成实施建设。升级改造涉及将现有的投影与传统黑板结合的教学场景升级为互联书写电子白板、吊装麦克、网络时钟等设备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场景,建设完成后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5月29日完成学校资产处、规划处与中心验收小组的联合验收,6月份将全面投入学校教学使用。

二、专业评估期间网络保障工作
部门统筹推进网络技术保障工作,为学校三项重要活动筑牢数字支撑底座,确保各环节网络稳定畅通。
5月15日教育厅会议期间,组建专项保障小组,提前完成会场网络环境全流程测试,安排技术人员全程值守,实时响应网络需求,保障会议直播稳定运行。5月16日至18日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阶段及5月26日至28日工程造价专业评估(认证)期间,针对建筑学、工程造价专业评估,组建专班提前部署网络保障方案,实施24小时全时段技术值守,实时监控系统运行,快速响应设备调试、线上连线等需求,以全天候技术支撑确保评估各环节有序推进此次系列保障工作中,实现三项活动网络服务“零中断”,为教育教学重大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网络保障。

三、网络安全线上培训
5月28日,部门面向全校师生组织开展上半年网络安全线上专题培训,以观看专家录制视频形式推进安全教育全覆盖,着力提升全员网络安全素养与防护能力。
本次培训聚焦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重点任务,精心选取涵盖数据安全保护、网络诈骗防范、信息系统安全操作等核心内容的教学视频,由行业专家结合典型案例系统解读网络安全形势,深入剖析日常办公、教学场景中常见风险隐患,重点讲解密码安全管理、漏洞自查自纠、应急事件处置等实用技能。
此次培训通过系统化的网络安全知识传导,有效提升了师生信息化安全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为学校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学生座谈工作
5月6日中午,部门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围绕智慧校园、基础网络及安全、一卡通服务等校园信息化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来自各学院的20余名学生代表与部门相关人员参会,共同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建言献策。此次座谈会搭建了学生与信息化部门的直接对话平台,为解决学生在信息化服务中的难点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步,部门将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推进网络调优与服务升级、加强网络安全培训,进一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企业微信助力高校数字化转型研讨会
5月9日,部门参加了由“企业微信助力高校数字化转型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众多高校信息化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高校数字化建设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
会上,企业微信团队深入介绍了其助力高校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体系与生态服务,通过打通校内各业务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为高校构建一站式数字化平台提供有力支撑。多所高校分享了基于企业微信开展移动校园建设、教学管理创新、师生服务优化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企业微信在提升校园管理效率、增强师生体验上的显著成效。

通过参与此次研讨会,部门获取了丰富的行业信息与先进经验,后续将结合我校实际,探索企业微信在我校数字化建设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迈向新高度,为师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六、南京理工大学视频会议调研
5月12日,部门与南京理工大学通过视频会议开展网络建设专题调研。会上,南理工介绍其校园网络光纤改造建设工作,双方围绕5G与校园网融合、全光网络部署等方向交流,就技术合作与经验互鉴达成共识。后续部门将借鉴南理工经验,推进我校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探索数智化应用场景,同步完善安全监测与应急机制,为学校发展提供网络支撑。

七、技术交流
5月20日,部门与网络安全技术厂家召开大模型安全专题技术交流会,围绕教育领域大模型应用的安全防护需求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双方就大模型在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应用合规性等方面的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交换意见,重点探讨了安全防护体系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等议题。技术厂家介绍了行业前沿安全解决方案,双方结合教育场景特点,就强化大模型应用全流程安全管理、提升协同防护能力达成合作共识,并明确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等下一步工作计划。
此次交流为提升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安全应用水平提供了思路借鉴,后续将聚焦实际需求,推动安全技术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筑牢数字化发展安全屏障。

(初审 司瑾 复审 李洪波 终审 史晓峰)